编辑
2024-07-08
关于学习
00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457 天前,最后修改于 456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
目录

现代控制理论
第一章
第二章
第三章
第四章
第五章
第六章

现代控制理论

第一章

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的区别

  •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系统,现代控制理论可以解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、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等控制问题。

  • 相比经典控制理论, 现代控制理论考虑问题更全面、更复杂, 主要表现在考虑系统内部之间的耦合,系统外部的干扰, 但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。

alt

第二章

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要会写

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状态变量图

同一系统的各种模型间可以互相转化:重点,必考

  • 常微分方程模型中不含输入函数的导数 alt
  • 状态空间模型化为传递函数模型:G(s)=C(sIA)1B+DG(s)=C(sI-A)^{-1}B+D
  • 传递函数不变性证明:PPT第45页 alt
  • 由传递函数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(求状态空间实现)——直接分解法、串联分解和并联分解。
    • 直接分解法: alt alt

    • 串联分解法: alt alt

    • 并联分解法: alt alt

  • 差分方程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:差分方程中不含输入函数的差分 alt

能观标准型和能控标准型要知道

第三章

线性时不变系统齐次状态方程的解:x˙(t)=Ax(t)\dot x(t)=Ax(t)的解为x(t)=eA(tt0)x(t0)x(t)=e^{A(t-t_0)}x(t_0)

矩阵指数计算记住对角矩阵即可,矩阵指数函数要知道定义式与掌握拉式反变换方法 alt

线性定常系统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,PPT23页的推导: x(t)=eAtx(0)+0teA(tτ)Bu(τ)dτ,t0x(t)=e^{At}x(0)+\int_{0}^{t} e^{A(t-\tau)}Bu(\tau) \, d\tau, t\geq0 alt alt

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eA(tt0)=Φ(tt0)e^{A(t-t_0)}=\Phi(t-t_0)

线性定常系统的离散化

  • 导数近似法会套公式 alt alt

  • ,零阶保持法的G和H要会推导,PPT31页,敲黑板 alt

线性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解要会递推法 alt

第四章

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定义、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判据

  • 能控性: alt alt alt
  • 能观性: alt alt alt

对偶关系

结构分解知道含义就行——采用系统坐标变换的方法对状态空间进行分解,将其划分成能控(能观)部分与不能控(不能观)部分。

能控性、能观性与传递函数矩阵的关系——系统能控能观的充要条件是传递函数g(s)中没有零极点对消现象(单输入单输出系统)

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知道形式,能化成标准型 alt alt

系统的实现——把传递函数化为状态空间模型

最小实现——传递函数矩阵G(s)G(s)的最小实现A,B,CA,B,CDD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状态完全能控且完全能观测

第五章

平衡状态的含义 alt alt

李雅普诺夫第一法和第二法 alt alt

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,第7页PPT的图要会结合图来解释稳定、渐进稳定、不稳定 alt alt

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(也叫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第二方法)的几个定理要会用来判断系统稳定性。 alt alt alt alt alt alt alt alt alt

李亚普诺夫方法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:PPT24页 alt alt alt

第六章

状态反馈的极点配置法

  • 极点配置定理 alt
  • 解题指导 alt alt

观测器的极点配置

  •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观测器存在的充要条件是: 其不能观测的部分是渐进稳定的
  • 解题指导 alt alt alt

  • 降维状态观测器了解概念——当原n维系统的n个状态中有q个可直接量测或通过输出的线性变换可得到, 则只需为剩下的n-q个状态设计n-q维的状态观测器, 这样的状态观测器称为降阶观测器

分离原理要会解释:PPT48页

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要会写:PPT45页

本文作者:翎雨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